欢迎来到北京爱尔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jquery带微信二维码的返回顶部代码 - 素材家园

Copyright©1995-2017  北京爱尔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9460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加入我们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社会公益

 

 

麻城项目公益事项

 

 

 

 

>
>
爱尔斯微课堂|国内人工湿地中规范表流湿地设计比较分析

新闻中心

News

爱尔斯微课堂|国内人工湿地中规范表流湿地设计比较分析

2021/12/10
【摘要】:

 

为提高人工湿地的工程质量、保证湿地处理效果,国家及地方有关职能部门针对人工湿地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方面相继发布了有关技术规范和规程。在国家层面,如环保部2010年发布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5-2010),住建部2017年发布的《污水自然处理工程技术规程》(CJJ/T 54-2017),地方层面比较典型的有2010年云南省实施的《高原湖泊区域人工湿地技术规范》(DB 53/T306-2010)、2012年上海市实施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规程》(DG/TJ08-2100-2012)、2016年浙江省实施的《浙江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程》、2017年北京市实施的《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B11/T 1376-2016)、2019年天津市实施的《天津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规程》(DB/T 29-259-2019),这些规范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对象基本一致,主要为生活污水、地表径流污水和污水处理厂尾水等,但各规范对污染物浓度、水力负荷及处理工艺根据地区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适用范围。

 

本文通过对以上提到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探讨表流人工湿地的主要设计参数,以期为不同地区人工湿地的建设提供借鉴。

 

 

表流湿地工程设计

 

#1 水力负荷及停留时间

 

人工湿地水力负荷计算常用流量除以湿地表面积得到。为达到设计要求的净化效果,水体在湿地单元内部必须有一定的停留时间,即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受湿地几何尺寸、植物种类、水深、单元纵坡等多种因素影响。通常水力停留时间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而减小,下表列出了各规范表流湿地设计中水力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建议值。

各规范表流湿地设计参数建议值表

由表中数据可知,各规范均对水力负荷的上限值进行了规定,这是因为水力负荷过大,污水流速随之增加过大,导致水力停留时间减少,污染物去除效率降低。环保部规范规定水力负荷上限为0.1m3/m2·d,未考虑地域差异影响,而人工湿地处理效率受地域、气候和温度的影响较大,湿地中承担主要净化功能的植物和微生物对环境温度的变化甚为敏感,当其生长受到影响后,将直接影响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

 

研究表明,当生长环境温度低于10℃时,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会明显下降。因此,住建部规范根据湿地工程所在地区温度,将全国划分为3个区块,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8℃,Ⅱ区:年平均气温8-16℃,Ⅲ区:年平均气温高于16℃,同时对各区块的水力负荷上限值分别做了规定。云南、上海、浙江和天津规范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提出本省市的水力负荷上限值,其值与住建部规范值基本一致。除云南规范,其余规范均未对水力负荷的下限值做出规定,但通过分析可知,水力负荷过小,会增加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过长易使系统处于厌氧状态,也会导致湿地净化效率降低。因此,水力负荷的下限值还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对于水力停留时间,各规范规定差异较大,这可能受地区经济实力、可利用土地面积、区域水文、气候及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各规范均规定了最短水力停留时间,云南规范最短水力停留时间为2d,上海规范为3d,国家层面规范为4d,浙江规范为5d,天津规范为6d。环保部、云南和上海规范同时规定了最长水力停留时间,而其余规范均未规定最长水力停留时间。人工湿地处理效果与水力停留时间关系密切,停留时间过长,易引起湿地系统污水滞留,从而扩大厌氧区范围,影响污水处理效果,而停留时间太短,则会造成生化反应不充分,甚至破坏植物和微生物正常生长生活,同样影响污水处理效率。因此,还应参考环保部、云南、上海等规范,对水力停留时间的适宜区间范围做出规定。

 

 

#2  单元几何尺寸确定

 

各规范对表流人工湿地的单元面积规定基本一致,均小于3000m2,因为表流湿地单元面积如果太大,易造成断面水流不均匀,单元水位也难于调节,影响污水处理效果,同时,单元尺寸的加大会导致风区长度增长,受风浪作用更加强烈,易造成岸边掏刷和岸顶越浪,从而增加了单元堤岸的边坡防护及堤顶加高部分的工程投资。

各规范表流湿地单元几何尺寸

各规范要求的表流湿地单元长宽比均应大于3:1,同时,环保部、上海和天津规范还规定了单元长宽比的上限值,其值均为5:1。人工湿地长宽比太小时,水流流态从进口至出口在有效长度内不能得到很好地调整,极易形成短流或环流,增大系统水头损失,造成湿地单元局部流速加大,影响污水处理效果。但过大的长宽比在水力停留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单元内水流流速加快,水体中污染物的沉降作用会受到影响,同时也消减了植物的拦截、吸附和过滤作用。

 

现行规范中尚无对表流人工湿地水流线速度的要求,研究表明,在大型人工湿地设计中,需要考虑水流的线速度,目前运行的表流湿地水流线速度一般低于100m/d,可以有效获得TSS的去除。因此,表流人工湿地单元的长宽比不但应设置下限值,同时还应设置上限值。

 

 

 

 

 

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 期刊

 

爱尔斯生态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