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爱尔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News
爱尔斯微课堂|水生态系统修复中,看看IMA技术大显身手
水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问题之一,在2015年国务院提出力争到203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这一战略目标后,各地陆续开展大量的控源截污和污水处理工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水生态修复。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一般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其中生物法包括微生物法、生物操纵法和水生植物修复法,在实际水生态修复案例中,第一、三种方法使用较多,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生物法中微生物法的其中一种。
微生物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微生物活化(Indigenous Microbial Activation,IMA),通过提升土著微生物活性及种群数量,使水生态系统中本土微生物群落恢复及与浮游动植物保持较好的生态完整性,实现水体污染物去除和水生态系统恢复。
与传统污水处理系统不同,IMA 技术利用水体微循环,通过添加活化剂驯化并增殖土著微生物中有益于去除污染物的优势种群,将整个水体转化为生物反应系统,以此改善水环境质量,促使水体生态系统恢复自净能力,最终实现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
▲ 图1 IMA技术工艺图
IMA技术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
01
强化脱氮效果
系统内的活化剂可以有效活化特异性微生物,特别是硝化反硝化细菌活性显著提高,对于总氮的去除具有显著优越性。
02
激活有益菌种
系统内的活性剂可调控细胞生长发育,并进一步使之成为优势菌群,从而重组、完善和优化了微生物种群组成,增强水生态系统的生物活性,提高水生态系统自主功能性。
▲ 表1 IMA运行特异菌种属性
上表可说明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菌属大幅增殖,使得水生态系统的脱氮能力大幅提高。
03
实现原位修复
持续微循环将驯化有益本土微生物释放到水体中,将整个水体转化为生物反应器系统,强化水体的自身净化能力,实现了水体原位修复。
04
实现生物清淤
微生物活化系统中增殖培养的微生物可有效降解底泥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有效避免富营养化导致的藻华甚至水体黑臭,达到生物清淤的效果。
05
适用性广
IMA系统适用范围包括了各种城市黑臭及富营养化水体,其适用pH从 4.5 到 10.5 区间,水温 40℃内,高盐度的水体环境中均可应用。此外,IMA技术占用空间小,更利于在城市中小河道中使用。
IMA技术已经在黑臭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和水生植物系统生态修复,以及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及水质提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提升等工程中得到应用。
其中,在某黑臭水体修复案例中,IMA技术其水质变化见图2,IMA技术对底泥性质影响见图3。
▲ 图2 IMA运行期水质变化趋势
▲ 图3 IMA运行期底泥性质变化趋势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IMA技术针对黑臭水体能够较好控制底泥污染物释放,削减其含量,进而提升水质,底泥TN和OM变化看出,氮循环中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均明显增加。
目前我国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已初见成效,实践表明水生态系统修复是保障水体黑臭治理效果、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以IMA为核心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能较好的促进本土有益微生物成为优势群落,构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从而有效提升河道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