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爱尔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News
爱尔斯微课堂|人工浮岛中,不同水生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浮岛”原本是指由于泥碳层向上浮起作用,使湖岸的植物一部分被切断,漂浮在水面的一种自然现象。
但今天提到的是一种象筏子似的人工浮体,没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浮岛。它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的人工浮岛,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的原则,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
人工浮岛具有效率高、投资少、运转费用低、可实现原位修复和控制污染物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利用人工浮岛作为载体种植水生植物可用来修复污水,同时筛选适合当地生长且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种植在人工浮岛上,具有美化环境和净化污水双重功能。
▲ 爱尔斯生态人工浮岛
以廊坊市莲韵苑花卉研究所为例,该所在国内较早利用人工浮岛栽培水生植物进行景观修饰和净化污水研究并在全国多地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一直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撑来说明不同植物对污水的净化程度。如何证明哪种水生植物更适合人工浮岛呢,实践来说话。选择适合北方气候且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千屈菜、水生黄鸢尾、菖蒲、水生美人蕉4种水生植物,通过建立模拟的静态污水池,利用人工浮岛技术,研究不同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为人工浮岛污水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千屈菜
▲ 水生黄鸢尾
▲ 菖蒲
▲ 水生美人蕉
从结果可知,植物生长状况方面千屈菜长势最好,株高变化最大,根系较发达,所有植株都开花。水生黄鸢尾和菖蒲的株高变化明显,且不断有新芽生出,长成完整的植株,使得试验种植密度增大;水生美人蕉长势最差,根系生长不明显,只有少数植株开花,且叶子呈现黄色的不健康颜色。
从景观修饰、COD、氨氮、总磷的净化效果四个方面得到植物的优先顺序,结果见下表。
在选择植物时不仅要考虑净化水体的效果,还要考虑到景观修饰的作用。在这4种水生植物中,由于水生美人蕉长势不好,只有少数植株开花,景观修饰作用差,虽然对水体有一定的净化效果,但是水生美人蕉不适合种植在生活污水中;千屈菜植株变化明显,所有植株都开花且花期相对较长,景观修饰良好,对水体的修复效果好,达到了水体修复和景观修饰的双重作用。因此在生活污水中最适合种植千屈菜,而水生黄鸢尾和菖蒲的景观修饰和水体净化双重作用相似。最终植物的优选顺序依次为千屈菜、水生黄鸢尾(菖蒲)、水生美人蕉。
当然在选用植物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其它水生生物的扰动等因素,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需要进行小面积的试种,方可最后确定植物种类。